1、 |
大庆RP-3航空煤油热物性分析 被引用次数(43) |
|
|
范学军,俞刚 2006年第27卷, 第2期:187~192 |
|
2、 |
纳米级碳酸铅在NEPE推进剂中的应用 被引用次数(36) |
|
|
陈福泰,罗运军,多英全,罗善国,仇武林,姚维尚,谭惠民 2000年第21卷, 第1期:82~85 |
|
3、 |
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点火技术试验 被引用次数(30) |
|
|
丁猛,余勇,梁剑寒,刘卫东,王振国 2004年第25卷, 第6期:566~569 |
|
4、 |
航空发动机小偏差状态变量模型的建立方法 被引用次数(25) |
|
|
冯正平,孙健国 2001年第22卷, 第1期:54~57 |
|
5、 |
纳米CuO的制备及其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用次数(25) |
|
|
洪伟良,刘剑洪,陈沛,田德余,赵凤起 2001年第22卷, 第3期:254~257 |
|
6、 |
纳米金属粉对HM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用次数(25) |
|
|
江治,李疏芬,赵凤起,陈沛,阴翠梅,李上文 2002年第23卷, 第3期:258~261 |
|
7、 |
抽吸对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用次数(25) |
|
|
袁化成,梁德旺 2006年第27卷, 第6期:525~528 |
|
8、 |
层板冷却特性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用次数(25) |
|
|
全栋梁,刘松龄,李江海,许都纯,游绍坤 2004年第25卷, 第2期:134~138 |
|
9、 |
中国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回顾 被引用次数(24) |
|
|
刘兴洲 2008年第29卷, 第4期:385~395 |
|
10、 |
电推进研究的技术状态和发展前景 被引用次数(23) |
|
|
毛根旺,韩先伟,杨涓,何洪庆 2000年第21卷, 第5期:1~5 |
|
11、 |
合成射流流场数值模拟及激励器参数分析 被引用次数(23) |
|
|
罗振兵,夏智勋,胡建新,赵建民,缪万波,王德全 2004年第25卷, 第3期:199~205 |
|
12、 |
电推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被引用次数(22) |
|
|
吴汉基,蒋远大,张志远 2003年第24卷, 第5期:385~392 |
|
13、 |
一种新型内乘波式进气道初步研究 被引用次数(22) |
|
|
尤延铖,梁德旺,黄国平 2006年第27卷, 第3期:252~256 |
|
14、 |
旋转状态下带肋U形通道内换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用次数(21) |
|
|
邓宏武,张炜,陶智 2000年第21卷, 第1期:26~29 |
|
15、 |
混压式进气道与弹体一体化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用次数(21) |
|
|
李博,梁德旺 2002年第23卷, 第4期:307~310 |
|
16、 |
带前体压缩的前掠侧压式进气道实验及数值研究 被引用次数(21) |
|
|
金志光,张堃元 2005年第26卷, 第6期:508~512 |
|
17、 |
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用次数(20) |
|
|
黄希桥,严传俊,张群,雷恒仁,范玮 2001年第22卷, 第2期:108~110 |
|
18、 |
三维药柱的热粘弹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用次数(19) |
|
|
李录贤,叶天麒,沈亚鹏,左建政,朱祖念,张善祁,王至存 1997年第18卷, 第3期:45~50 |
|
19、 |
气膜孔形状对流量系数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用次数(19) |
|
|
朱惠人,许都纯,刘松龄,王宝珑 1998年第19卷, 第1期:43~46 |
|
20、 |
21世纪初固体推进剂技术展望 被引用次数(19) |
|
|
王文俊,张占权 2000年第21卷, 第6期:1~5 |
|
21、 |
带高超进气道的隔离段流动特性 被引用次数(19) |
|
|
张堃元,王成鹏,杨建军,徐惊雷 2002年第23卷, 第4期:311~314 |
|
22、 |
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点火方案对比试验 被引用次数(19) |
|
|
席文雄,王振国,刘卫东,梁剑寒 2013年第34卷, 第3期:383~389 |
|
23、 |
对转压气机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用次数(19) |
|
|
刘波,陈云永,项效镕,侯为民 2008年第29卷, 第4期:454~457 |
|
24、 |
高超侧压式进气道高焓脉冲风洞实验 被引用次数(19) |
|
|
金志光,张堃元 2005年第26卷, 第4期:319~323 |
|
25、 |
基于小波和模糊神经网络的涡喷发动机故障诊断 被引用次数(18) |
|
|
杨建国,孙扬,郑严 2001年第22卷, 第2期:114~117 |
|
26、 |
表界面化学原理在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 被引用次数(18) |
|
|
杜磊,邓剑如,李洪旭 2000年第21卷, 第1期:64~66 |
|
27、 |
旋转爆震波发动机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用次数(18) |
|
|
刘世杰,林志勇,孙明波,刘卫东 2010年第31卷, 第5期:634~640 |
|
28、 |
采用附面层抽吸(BLS)控制流动分离的数值模拟 被引用次数(18) |
|
|
张华良,谭春青,张新敬,王松涛,王仲奇 2009年第30卷, 第2期:192~196 |
|
29、 |
高超声速进气道再起动特性分析 被引用次数(18) |
|
|
袁化成,梁德旺 2006年第27卷, 第5期:390~393,398 |
|
30、 |
超燃冲压发动机二维进气道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用次数(17) |
|
|
徐旭,蔡国飙 2001年第22卷, 第6期:468~472 |
|
31、 |
国产HTPB复合推进剂裂纹扩展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用次数(17) |
|
|
屈文忠 1994年第15卷, 第6期:88~92 |
|
32、 |
含3,4-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(DNTF)的改性双基推进剂 被引用次数(17) |
|
|
赵凤起,陈沛,罗阳,张蕊娥,张志忠,周彦水,李上文 2004年第25卷, 第6期:570~572,576 |
|
33、 |
煤油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分析 被引用次数(16) |
|
|
司徒明 1998年第19卷, 第2期:19~23 |
|
34、 |
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三维温度场应力场有限元分析 被引用次数(16) |
|
|
朱智春,蔡峨 1997年第18卷, 第2期:21~26 |
|
35、 |
湍流射流扩散火焰的层流火焰面模拟 被引用次数(16) |
|
|
王海峰,陈义良,蔡晓丹,李艺 2003年第24卷, 第1期:58~62 |
|
36、 |
火箭基组合推进研究现状与前景 被引用次数(16) |
|
|
秦飞,吕翔,刘佩进,何国强 2010年第31卷, 第6期:660~665 |
|
37、 |
涡扇发动机二元喷管的红外光谱辐射特性实验 被引用次数(16) |
|
|
罗明东,吉洪湖,黄伟,蔡旭,高潮 2007年第28卷, 第4期:394~398 |
|
38、 |
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燃气流量调节特性 被引用次数(16) |
|
|
鲍文,牛文玉,陈林泉,于达仁,孙有田 2007年第28卷, 第4期:433~436 |
|
39、 |
轮盘应变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方法 被引用次数(16) |
|
|
唐俊星,陆山 2005年第26卷, 第4期:344~347 |
|
40、 |
高亚声速压气机叶片优化设计 被引用次数(16) |
|
|
周正贵 2004年第25卷, 第1期:58~61 |
|
41、 |
高过载条件下绝热层烧蚀实验方法研究 (Ⅱ)收缩管聚集法 被引用次数(16) |
|
|
李江,何国强,陈剑,刘洋,娄永春 2004年第25卷, 第3期:196~198 |
|
42、 |
新型含能材料及其推进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用次数(15) |
|
|
王文俊 2001年第22卷, 第4期:269~275 |
|
43、 |
基于灰色模型的故障预报技术及其在空间推进系统上的应用 被引用次数(15) |
|
|
程惠涛,黄文虎,姜兴渭 1998年第19卷, 第3期:74~77 |
|
44、 |
两种椭圆型方程求源项方法在喷管内流场网格生成中的应用 被引用次数(15) |
|
|
张正科,庄逢甘,朱自强 1997年第18卷, 第2期:95~97 |
|
45、 |
含硼富燃料推进剂低压燃烧特性 被引用次数(15) |
|
|
胡松起,李葆萱,王英红,魏青 2002年第23卷, 第6期:518~520 |
|
46、 |
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红外特征 被引用次数(15) |
|
|
黄伟,吉洪湖,斯仁,陈俊 2010年第31卷, 第6期:745~750,772 |
|
47、 |
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燃烧过程显示 被引用次数(15) |
|
|
胡建新,夏智勋,张龙,郭健,张炜,申慧君,王德全,黄利亚 2007年第28卷, 第4期:337~341 |
|
48、 |
金属水反应水冲压发动机系统性能估算 被引用次数(15) |
|
|
罗凯,党建军,王育才,张宇文 2004年第25卷, 第6期:495~498 |
|
49、 |
高温富油燃气超声速燃烧数值模拟 被引用次数(14) |
|
|
王春,司徒明,马继华,杨茂林 2000年第21卷, 第2期:60~63 |
|
50、 |
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瞬变过程模块化建模与仿真 被引用次数(14) |
|
|
刘昆,张育林,程谋森 2003年第24卷, 第5期:401~405 |
|
51、 |
纳米镍粉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影响 被引用次数(14) |
|
|
江治,李疏芬,赵凤起,陈沛,阴翠梅,李上文 2003年第24卷, 第5期:460~463 |
|
52、 |
过载条件下固体发动机内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用次数(14) |
|
|
何国强,王国辉,蔡体敏,阮崇智,王富春 2002年第23卷, 第3期:182~185 |
|
53、 |
中心分级燃烧室进场工况燃油分级方式试验研究 被引用次数(14) |
|
|
付镇柏,林宇震,张,弛,许全宏 2014年第35卷, 第1期:77~86 |
|
54、 |
污染空气对氢燃料超声速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被引用次数(14) |
|
|
罗飞腾,宋文艳,刘昊 2010年第31卷, 第4期:401~405 |
|
55、 |
端壁抽吸位置对压气机叶栅角区分离控制的影响 被引用次数(14) |
|
|
王掩刚,牛楠,赵龙波,周铮 2010年第31卷, 第4期:433~437 |
|
56、 |
双喉道推力矢量喷管的内流特性研究 被引用次数(14) |
|
|
汪明生,杨平 2008年第29卷, 第5期:566~572 |
|
57、 |
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及其包覆RDX的研究 被引用次数(14) |
|
|
陆铭,陈煜,罗运军,谭惠民 2005年第26卷, 第1期:89~92 |
|
58、 |
基于DSP的航空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设计 被引用次数(14) |
|
|
徐科,黄金泉,张天宏,蒋文亮 2004年第25卷, 第2期:180~182,186 |
|
59、 |
合成射流激励器对射流矢量的影响 被引用次数(14) |
|
|
罗振兵,朱伯鹏,夏智勋,王德全 2004年第25卷, 第5期:405~410,476 |
|
60、 |
论加速可靠性增长试验(Ⅰ)新方向的提出 被引用次数(13) |
|
|
周源泉,朱新伟 2000年第21卷, 第6期:6~9 |
|
61、 |
层板模型流阻特性的研究 被引用次数(13) |
|
|
郁新华,董志锐,刘松龄,游少坤 2000年第21卷, 第4期:47~50 |
|
62、 |
小突片强化混合研究 被引用次数(13) |
|
|
黄勇,吴建航,吴寿生 1999年第20卷, 第5期:86~90 |
|
63、 |
一维可压缩流的有限元状态空间模型 被引用次数(13) |
|
|
刘昆,张育林 1999年第20卷, 第5期:62~66 |
|
64、 |
超音速燃烧室性能非定常准一维流数值模拟 被引用次数(13) |
|
|
刘敬华,凌文辉,刘兴洲,刘陵,张榛 1998年第19卷, 第1期:2~7 |
|
65、 |
预混气爆震管中爆燃到爆震转捩距离的研究 被引用次数(13) |
|
|
韩启祥,王家骅,王波 2003年第24卷, 第1期:63~66 |
|
66、 |
含硼HTPB富燃料推进剂工艺恶化机理研究 被引用次数(13) |
|
|
郑剑,汪爱华,庞爱民 2003年第24卷, 第3期:282~284,288 |
|
67、 |
纳米氧化镧对黑索今热分解的催化作用 被引用次数(13) |
|
|
徐宏,刘剑洪,陈沛,赵凤起,田德余 2002年第23卷, 第4期:329~331 |
|
68、 |
激光干涉法测量微冲量数据处理方法 被引用次数(13) |
|
|
叶继飞,金星,王广宇,文明 2007年第28卷, 第5期:517~521 |
|
69、 |
吸气式激光推进单脉冲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用次数(13) |
|
|
文明,洪延姬,崔村燕,杨健,李倩 2007年第28卷, 第5期:522~525,565 |
|
70、 |
LPP低污染燃烧室两相喷雾燃烧数值研究 被引用次数(13) |
|
|
邓远灏,颜应文,朱嘉伟,李诗,徐华胜,张靖周 2013年第34卷, 第3期:353~361 |
|
71、 |
密切内锥乘波前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和性能分析 被引用次数(13) |
|
|
贺旭照,周正,倪鸿礼 2012年第33卷, 第4期:510~521 |
|
72、 |
旋转爆震发动机数值研究 被引用次数(13) |
|
|
马虎,武晓松,王栋,谢爱元 2012年第33卷, 第5期:820~825 |
|
73、 |
针刺预制体分层对燃烧室C/C-SiC热防护结构的影响 被引用次数(13) |
|
|
李志永,李立翰,郑日恒,闫联生,崔红 2011年第32卷, 第5期:698~705 |
|
74、 |
整体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飞行试验 被引用次数(13) |
|
|
顾炎武 2008年第29卷, 第1期:75~78 |
|
75、 |
用端壁造型减小涡轮叶栅二次流损失的数值研究 被引用次数(13) |
|
|
刘波,管继伟,陈云永,王掩刚,高丽敏 2008年第29卷, 第3期:355~359 |
|
76、 |
基于数值优化方法的跨声速压气机掠动叶设计 被引用次数(13) |
|
|
伊卫林,黄鸿雁,韩万金 2006年第27卷, 第1期:33~36,51 |
|
77、 |
波瓣喷管引射-混合器的数值研究与验证 被引用次数(13) |
|
|
单勇,张靖周 2004年第25卷, 第4期:320~324 |
|
78、 |
低温环境下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伞盘结构设计 被引用次数(13) |
|
|
蒙上阳,唐国金,雷勇军 2004年第25卷, 第5期:397~400,443 |
|
79、 |
推进剂供应管路内液体瞬变流一维有限元计算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程谋森,刘昆,张育林 2000年第21卷, 第4期:12~15 |
|
80、 |
火箭冲压发动机掺混流场数值方法研究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马智博,张振鹏,蔡选义 1998年第19卷, 第4期:32~35 |
|
81、 |
固体火箭发动机前、后翼药柱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王锟,田维平 1997年第18卷, 第4期:36~41 |
|
82、 |
提高含硼固体燃料燃烧性能的研究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李疏芬,金荣超,郭敬为 1997年第18卷, 第5期:100~105 |
|
83、 |
硝胺无烟改性双基推进剂燃烧性能调节及控制规律的初探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李上文,孟燮铨,张蕊娥,白宜生 1995年第16卷, 第3期:63~69 |
|
84、 |
航空发动机性能监视参数选择的研究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唐耿林 1998年第19卷, 第2期:39~43,54 |
|
85、 |
导弹水下发射时喷管的气体流动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王晓宏,陈义良,李潜,刘长江 2001年第22卷, 第1期:61~64 |
|
86、 |
金属膜片贮箱的膜片变形分析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朱智春,赵和明,罗斌 1999年第20卷, 第5期:77~79 |
|
87、 |
一种旋流式喷嘴的实验和数值研究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王国辉,蔡体敏,何国强,胡春波 2003年第24卷, 第1期:28~32 |
|
88、 |
某涡扇发动机电子综合调节器综合测试系统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张生良,谢寿生 2003年第24卷, 第2期:190~192 |
|
89、 |
树形键合剂包覆RDX及其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潘碧峰,张磊,罗运军,谭惠民 2003年第24卷, 第5期:470~473 |
|
90、 |
纵向波纹隔热屏通道的换热特性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陆永华,常海萍,谈浩元 2002年第23卷, 第3期:230~232 |
|
91、 |
GAP包覆硼对硼固体推进剂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范红杰,王宁飞,关大林 2002年第23卷, 第3期:262~264 |
|
92、 |
二维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优化设计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陈兵,徐旭,蔡国飙 2002年第23卷, 第5期:433~437 |
|
93、 |
航空发动机整机动力学模型建立与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张大义,刘烨辉,洪,杰,马艳红 2015年第36卷, 第5期:768~773 |
|
94、 |
航天推进用高密度液体碳氢燃料:合成与应用 *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邹吉军,郭,成,张香文,王,莅,米镇涛 2014年第35卷, 第10期:1419~1425 |
|
95、 |
横向槽结构对气膜冷却效果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戴萍,林枫 2011年第32卷, 第2期:253~260 |
|
96、 |
连续旋转爆震波细致结构及自持机理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刘世杰,覃慧,林志勇,孙明波,刘卫东 2011年第32卷, 第3期:431~436 |
|
97、 |
轴向倾斜缝机匣处理影响压气机性能的机理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张皓光,楚武利,吴艳辉,苏中亮 2010年第31卷, 第5期:555~561 |
|
98、 |
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乐嘉陵 2010年第31卷, 第6期:641~649 |
|
99、 |
超声速进气道喉部附面层抽吸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严红明,钟兢军,韩吉昂,冯子明,于洋 2009年第30卷, 第2期:175~181 |
|
100、 |
失谐叶盘振动模态局部化定量描述方法 被引用次数(12) |
|
|
王建军,于长波,姚建尧,李其汉 2009年第30卷, 第4期:457~461,473 |
|